![]() |
梁思成考察时高兴得发狂的地方 地址: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109号 |
学者余秋雨曾到正定游览,感叹道:“一部千年文化史、千年佛教史在正定”。而在正定,隆兴寺不能不看。
梁思成称为是宋画上之实物,历经八朝浓缩两千年之历史,被称为宋代古建孤例之古刹,它便是河北正定隆兴寺。
在当地,人们更习惯称其为『大佛寺』,隆兴寺之所以又被称为大佛寺,因寺里这尊21.3米高的铜铸大佛。
1933年4月,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,慕名来到正定。他对隆兴寺内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筑格局、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厦惊叹不已,称“只在宋画里见过”。赞美其精巧的构架,“唯有听大乐队之奏名曲,能得到同样的悦感”,并称赞它“是木构建筑之杰作”,“是建筑中罕有的珍品”等。
梁思成和林徽因在隆兴寺测绘留影。
摩尼殿位于隆兴寺中轴线的前半部,是寺院内现存古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。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,即公元1052年。佛经言:“摩尼珠,投入浊水,水即清。”摩尼殿
取此名,当为寓意去浊取清、脱离尘垢、证得清静。
整个大殿的平面呈十字形,有十六个凸转角和八个凹转角,形制特别。四面有抱厦,但是建筑又不是完全按照十字轴线对称,它四面的抱厦大小也并不一致。
梁思成赞誉:“这种的布局,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,只有在宋画里见过,那种画意的潇洒,古今的庄严,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。”
@老猪的碎碎念的感想颇有启发性,他说“细细品味摩尼殿,挺有意思。不知道是因为中国古代匠人之心思精妙、技艺工巧,还是缘于中国文化之博大、包容,佛教东来的过程中,就像高僧翻译经文一般,佛教建筑也结合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特色,被‘翻译’成中国独有的建筑。”不过小圈倒觉得,佛经自有古本,而佛教建筑在印度并无特别之形制,活生生的是中国人的创造。佛教教义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意识形态,似乎是一种天赐机缘吧。
在之后的著述和教学中,梁思成先生将摩尼殿作为实物中罕见实例,列入《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》,使这一生动典范永载建筑史。
明成化年间在大殿内槽东面墙外壁绘制的“西方胜景”。人物众多且造型准确,笔法精细,神态生动,画面看去富丽堂皇、气势恢宏。看上去比敦煌壁画更为精美。
重量级的东方美神也是隆兴寺最大看点之一。位于摩尼殿后面五彩泥塑悬山中间。『倒坐』是指观世音面背正殿,表明观世音菩萨不渡尽众生,永不回头的大慈大悲。
虽经过后世的修改,梁思成根据其浓郁的宋风,断定它是宋代原塑。
大佛寺中浸染着中国式智慧的杰作不止一处,这是位于大悲阁右侧,坐西朝东的转轮藏阁。这是一座单据歇山顶二层楼阁,始建于北宋年间。关于它的价值与精妙之处,梁思成先生在《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》中,这样写道:“藏殿上部的结构,有精巧的构架,与《营造法式》完全相同的斗拱,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,使我们高兴到发狂。”
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,主要有四川平武报恩寺、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、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清代转轮藏。
隆兴寺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,梁架结构十分特殊,据说只需两指轻轻一推,这个庞然大物便可徐徐转动。其转轮之中,安装了近千年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轴承,可谓奇迹。
这个很牛了-龙藏寺碑。隋朝保留至今的石碑,国内现存3块,此为之一。石碑为开皇六年(586年)隋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仙,奉命为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造龙藏寺而立。由此,龙藏寺也被视为是大佛寺的前身。
《龙藏碑》被誉为“楷书碑刻之祖”。碑上书法脱胎于魏碑,开唐楷之先河,在我国书法史上,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唯一物证。
到了河北不游正定,是一种遗憾,而到正定不看大佛,更是一种遗憾。大悲阁位于寺院中部,又名观音阁,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,历代均有修葺。那尊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,就立于阁内正中高高的佛台上。
中轴线的最末端-毗卢殿。殿内的毗卢佛堪称国宝,系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。真是处处是历史,处处是国宝。
电话:(0311)88786560
图文采编自:@老猪的碎碎念 (有缩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