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口味平衡,口碑优良的泡馍馆 |
泡馍完全是西安的地方美食,据说来源于上秦时期的著名“羊羹”。这些就不去考证了。泡馍馆满西安遍地都是,属于清真馆,不是羊肉泡馍就是牛肉泡馍。马洪泡馍多年来都是西安泡馍必吃的馆子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马洪小炒泡馍馆”
![]() |
口味平衡,口碑优良的泡馍馆 |
泡馍完全是西安的地方美食,据说来源于上秦时期的著名“羊羹”。这些就不去考证了。泡馍馆满西安遍地都是,属于清真馆,不是羊肉泡馍就是牛肉泡馍。马洪泡馍多年来都是西安泡馍必吃的馆子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马洪小炒泡馍馆”
![]() |
一家三线军工厂的宿舍遗迹 |
在距中国西安30多公里的石砭峪东水寨村,有很多幢三、四层的楼房空空荡荡了很多年。这里曾经是西安风雷仪表厂的福利区,代号618,属于三线军工厂的代号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风雷618厂”
![]() |
孝子葬母的山上有千年杜鹃神树 |
西安的蓝田县有个蓝桥镇,这里有座山,原来的名字叫玉山,因为著名的蓝田玉即产于此山中。后来有个孝子叫王顺,担土上玉山埋葬老母成了中国二十四孝子之一,而改名叫王顺山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王顺山杜鹃”
![]() |
兼华山之峻险并黄山之奇幽 |
天竺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,距离西安160公里;距离湖北十堰130公里。天竺山崔嵬而奇险,主峰海拔2074米,相对高差1200多米,其山峦叠嶂, 继续阅读“商洛山阳天竺山”
![]() |
自成一格的数十种自创果酒 |
将军令酒馆的老板是两个姑娘,卖的酒基本是符合女性口感的果酒类。难能可贵的是水果与低度酒的创意混搭,特色十足。 继续阅读“宝鸡将军令酒馆”
![]() |
词与曲都韵味十足的信天游民歌 |
《兰花花》是中国陕北地区的地方民歌,以纯朴生动、犀利有力的语言,和热情奔放的旋律歌颂了一位旧时代的叛逆女性──兰花花。 继续阅读“陕北民歌兰花花”
![]() |
老店变成网红店,都是冲那碗肉香 |
定家小酥肉本来是大皮院回民街一家老店,现在又成了网红店,各种打卡的人经常把店家排得满满的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定家小酥肉”
![]() |
一个县级博物馆藏居然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 |
博物馆设立在蒲城文庙内,文庙创建于唐贞观四年(公元630年)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。惜原建筑已毁损, 继续阅读“渭南蒲城县博物馆”
![]() |
农家乐纳凉 霸水源头泡脚 地址: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 |
青坪村属于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,距离镇政府以北7公里,处于灞河的源头地带,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,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蓝田青坪村”
![]() |
西安好口碑包子铺 都标示在地图上并带导航 |
一些想起来理所当然的食物后来发现其实只有中国才有,这说明我们的饮食文化的确大异与旁人。包子,就是这样的代表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包子地图”
![]() |
一个来自四川大凉山骡马队的日常 |
五龙山,简称龙山,地处渭北黄土高原。山多石而少土。除了山脚有些树木外,整个山坡至山顶光秃无绿,每至夏天就像关中大地上的火焰山。 继续阅读“陕西五龙山植树”
![]() |
清真糕点里的传统味道 地址:西安莲湖区光明巷39号院内 |
在西安,古城南郊一大片,老街老巷子很多。在这貌不起眼的纵横阡陌之中隐藏着不少老资格店铺。其中, 继续阅读“西安全盛斋点心”
![]() |
认真细致的老手艺,收费还便宜的老人家 地址:西安莲湖区二府街60号 |
在二府街上一家很不起眼的狭窄的门道有一块小招牌,一不小心就错过了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老裁缝缝纫部”
![]() |
特色:牛肉、牛油、面粉,就蒜、和黑砖茶,还夹馍吃 |
大部分地方的粉蒸肉都是用一半肥一半瘦的猪肉。粉就是米粉,再揉进各种香料粉, 继续阅读“西安粉蒸肉地图”
![]() |
西安求签最灵验的地方 地址:西安市长乐坊北火巷12号 |
八仙庵,也叫勅建万寿八仙宫。在西安据说是求签最灵验的地方,特别是求姻缘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八仙庵”
![]() |
位置:华山苍龙岭往北峰方向 时间:2019年1月 |
![]() |
秦岭南侧,冬季阴冷潮湿,但这里不安装暖气,全靠烤火取暖 继续阅读“带火盆守摊” |
![]() |
历史传奇县城 现实宁静山村 地址: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 |
以前是县,而现在实际上只是个村子了,历史上称“佛爷坪”。
据记载,老县城东西长427米,南北宽235米,周长1318米。 继续阅读“西安老县城村”
![]() |
气吞山河的小庙 地址:榆林市佳县古城街 |
香炉寺,位于佳县城的香炉峰峰顶,东临黄河,三面绝空,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。 继续阅读“榆林香炉寺”
![]() |
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地址:榆林市神木县神王路附近 |
高家堡古城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城西南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,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。
高家堡始建于明朝,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。早在明代就建有楼铺15座,烟廛千户。 继续阅读“榆林高家堡古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