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这处偏僻的高山湖泊周边私藏了很多梦幻般的美景 |
康定附近有一条轻度自虐徒步线路。从莲花湖出发,向南翻越垭口,途径天池,目的地为九龙县的伍须海。 继续阅读“甘孜伍须海”
![]() |
这处偏僻的高山湖泊周边私藏了很多梦幻般的美景 |
康定附近有一条轻度自虐徒步线路。从莲花湖出发,向南翻越垭口,途径天池,目的地为九龙县的伍须海。 继续阅读“甘孜伍须海”
![]() |
资阳市老照片,带大家重新逛逛昔日的资阳,重温一段旧时光 |
这是一组四川省资阳市的老照片,带大家重新逛逛昔日的资阳,重温一段旧时光。 继续阅读“几十年前的四川资阳”
![]() |
老屋、乡野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来的度假酒店 |
相对于其他类型兴趣点,小圈比较少推荐酒店民宿类的。一来这些地方网络上其他地方到处都有介绍,二是怕被误认为是拿钱打广告。忍不住要推荐的,都是 继续阅读“成都天府红谷·耕读桃源”
![]() |
依据近47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得出的国内城市降雨量最多的前25排名 |
依据近47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得出的国内城市降雨量最多的前25排名。 继续阅读“城市降雨量排名”
![]() |
总的来说,南充市最有实力的县市是南部和阆中 |
四川南充地区下辖南部县、阆中市、仪陇县、营山县、蓬安县、西充县 继续阅读“南充市各县市数据对比”
![]() |
一个少见的麻风病患隔离康复地点样本 |
茂密的树林下,一段逼仄的石板小径通往座落在偏僻山间的夹江县康复医院病区。说是医院,其实外表看上去更像一个普通村子,只不过这里的房舍只供患了麻风病的人居住, 继续阅读“被遗忘的边缘人”
![]() |
乡下集市,意外地热闹 |
离南充市区40公里的胜观镇在南充算是一个山区。在全国各乡镇青壮年外出打工,留下的多半是老人的时代,逢3、6、9当场的胜观集市却依然显得热闹,叫卖吆喝声不断。 继续阅读“南充高坪胜观集市”
![]() |
四川古镇凉粉店 门脸匾书毛主席万岁 |
洪雅是四川眉山下面的一个县,柳江是洪雅县的一个镇,也是一个古镇,留存有不少清代的蜀中常见的木板房吊脚楼,游客很多。下雨天古镇带有古画雅韵,称“烟雨柳江”。 继续阅读“眉山万岁凉粉”
![]() |
不是川菜中最复杂多样的,却是性格最鲜明,最顽强的一种川菜 |
四川自贡,可能你根本就没听说过的一个地方,但那地方产盐,在古代,盐就是有钱的象征,而自贡是千年盐都,富商巨贾一直就很多。明清时代,自贡是全国盐业 继续阅读“盐帮菜”
![]() |
八月底的四川达州乡下收割稻米 |
希望的田野 继续阅读“影音:收稻子了”
![]() |
百多年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神学院 |
离彭州城30公里的地方,有个白鹿镇,镇北三公里左右的回水村,有一个百来年历史的书院 – 白鹿书院,也是云贵川地区最悠久的用于培养传教士的天主教神学院。 继续阅读“成都白鹿上书院”
![]() |
从蒲江向西望,不仅仅有贡嘎,这些雪山你要记住 |
拍摄地点为成都蒲江县城。 继续阅读“成都西望雪山一览”
![]() |
老虎灶、千脚泥、盖碗茶 |
成都,双流彭镇,杨柳河畔,人民桥旁,有一间老茶馆 — 观音阁老茶馆。说它老,的确有一百多年历史了。看茶馆屋顶就知道。 继续阅读“成都观音阁老茶馆”
![]() |
免费的海子、雪山、阳光、草原 |
冶勒乡属于四川西部大凉山里面的冕宁县,以彝族为主要居民。跟大多数彝族聚居区一样,冶勒这边也是满眼的大山。城里人初来咋到,会油然感受到壮阔,也伴有一些不安感。 继续阅读“凉山冶勒湖”
![]() |
初,因秦李冰;后,各路圣神聚集于此的庙宇 |
川王宫位于成都大邑县新场古镇川王村的虎跳河畔,古时称之虎跳河庙子,原本仅供奉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。后更名为川王宫。 继续阅读“成都川王宫”
![]() |
藏传佛教中噶举派寺庙 |
世上有三大金刚亥母神山,一个在青海果洛,一个在尼泊尔,一个就是这里 – 位于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乡的帕姆岭。
相传大成就者多吉帕姆莅临次山修金刚亥姆法,一日变成一头黑猪在山中修造六圣门,被山民看见,因此这座神山得名帕姆岭。藏语中“帕姆”就是“猪”的意思。 继续阅读“甘孜帕姆岭寺”
![]() |
知名的内江牛肉面之代表 |
谁也说不清楚为啥内江的牛肉面成了这个因出产蔗糖号称“糖城”的标配特色。四川人爱吃面,基本以捞面形式的家常面为主,以牛肉为主打的城市不多见,所以 继续阅读“内江志镪牛肉面”
![]() |
好吃的包子、豆浆、稀饭、咸菜 |
跟全国各地一样,眉山城里面很多人早餐只中意稀饭、馒头或包子,特别是上了年岁的人。粉和面更多是年轻人的早餐选项。这只是小圈的个人观察,闲话打住。 继续阅读“眉山邹包子”
![]() |
清人吴桐林阆中游揽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|
《今生自述》是吴桐林(1859年-1927年)晚年的一篇回忆录,文中追忆了他不到九岁那年的春天(即1868年3月),因其父吴友德 继续阅读“同治年间的阆中游记”
![]() |
西洋文化与成都本土建筑融合的典范 |
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天生的本事,能把引进来的外来文化变成中外合璧的样本,如此方能安心、放心。位于成都闹市区中的天主教堂就是一个实例。 继续阅读“成都平安桥天主教堂”